近日,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屈军乐教授团队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影响因子38.618,中科院JCR 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Crucial breakthrough of second near-infrared biological window fluorophores: design and synthesis toward multimodal imaging and theranostics》的综述性学术论文。该团队和树庆博士是第一作者,屈军乐教授、宋军教授以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程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深圳大学为第一和共通讯单位。
荧光成像主要依靠荧光探针标记技术跟踪观察生物组织和细胞中感兴趣区域的变化信息。荧光成像不仅快捷简便,无辐射损伤,而且灵敏度高,能够实现病变组织的早期诊断和实时成像。按成像波长,主要分为可见光成像(400-700nm),近红外一区成像(700-1000nm)和近红外二区成像(1000-1400nm和1500-1700nm)。与可见光和近红外一区相比,近红外二区具有更弱的生物组织吸收和散射作用,更深的穿透深度和更高的信噪比。近年来,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取得了巨大进展,主要包括(附图):有机染料分子(organic dyes),稀土掺杂纳米颗粒(rare earth doped nanoparticles), 量子点(quantum dots)和单壁碳纳米管(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另外,光电探测及成像技术的发展,也为近红外二区成像的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课题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各种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的发光机理与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其在生物成像、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的设计与构建的基本策略以及它们在临床转化应用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该工作得到了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国际暨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及国际合作以及深圳市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18/cs/c8cs00234g#!divAbstract